无人驾驶影评

无人驾驶影评

     本来看了电影预告,一头雾水,不知道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.可是今天看过之后,发现比我想象的要好看.有一点励志片的感觉,让困境中的人从中得到自信心,对生活重新充满希望,其实.我们都会有困惑的时候,可是永远都会有比我们更困惑的人,生活就是这样,不可能一帆风顺,路,还是要微笑的走下去。

    我相信看完《无人驾驶》的人无论喜不喜欢,对其中的某些刺眼的东西是不会忘记的,比如李小冉几乎脱罩而出的豪乳,比如刘烨喊出来的“我他妈就是个傻比”,比如停车场里的车震……这似乎都在表明着这是一部不矫情或者说是试图摆脱矫情的电影。其实这里面的三个故事发生的几率都很低,却都迎来了或然率更低的完美结局。刘烨将头埋在李小冉的身体里说“我就是想抱着你”,林心如和陈建斌隔着铁窗再次相拥,王珞丹和黄轩以一记拥吻开始他们的“破处”之旅,弥漫在影片中的绝望和朦胧都在漫天飞雪中灰飞烟灭。到这时我才知道,之前所有能刺痛观众的那种不矫情的粗粝感到头来都是伪犀利,真爱永远至上,真情永驻人间,其实这是一个关于拥抱和交合的温暖故事。

   倒不是说这样的故事不好,但我总觉得这不是张杨的路子,我更喜欢张杨在《洗澡》、《叶落归根》中所体现出来的笑中带泪的悲悯,那看似温柔的怜悯却像刀一般锋利,直指人心中最柔软的方寸之间。这种情怀在《无人驾驶》中不是没有,但是很少,比如陈建斌抹下张延嘴角的饭粒放到自己的嘴里这样的细节,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片刻的感动,还有微微的刺痛感。

    故事的开场就是刘烨和高圆圆絮絮叨叨,神经质般的对话!!这些东西让我很出戏。我一直觉得电影区别于电视剧的除了视听效果之外,应该对台词格外吝啬,除非是《低俗小说》那种为了造成人物的滑稽与错位感而故意让两个杀手谈论汉堡。更何况,片子更谈不上影像,既没有动感的摄影(飙车场景除外),亦没有唯美的成分,整部片子看起来更像个数字电影。

    啰嗦的对白之后接着就是撞车,故事再倒叙,中间穿插了另两组情感故事——林心如和胡一虎、陈建斌;米莱王洛丹和黄轩。张扬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是“有意味的形式”。可以看出来,张扬这次准备做点牛逼的电影,大有《撞车》的野心。然而,大凡被人接受的形式必然有着深刻的内容,为形式而形式、半吊子艺术不如做个乖巧的小学生,再多学几年,大师没那么容易当。用旁边的妹子的话来说,“反正交代不明白的,过一会儿再讲一遍”。总之,你可以想象一个蹩脚的讲述人如何去结构故事!!

  有位朋友曾对我说,他每每郁闷时都会把车开的飞快,穿过繁华的街市,嘴里衔一支烟,或吸或由它燃烧,烟雾升腾间慢慢体味随之袭来的孤独和茫然。然后,开车返回,加速,超车,风驰电掣中,看着被甩在身后的车辆和行人,所有的烦恼和不快也暂时烟消云散了。我们总渴望从生活的喧嚣中抽身,投身到另一种形式的氛围中去冷却躁炽的魂灵,却不曾料到另一条路上同样布满荆棘。诸如一夜情、酗酒等行为,除了当时极致癫狂的放纵外,过后仍旧被随之而来的颓废和迷失感深深困扰。

 影片的结尾一点也不意外,又是一个符合国情的特色式合家欢的结局,最后林心如良心发现,刘烨一家团圆,高圆圆的小三身份终于被扶正,黄轩因爱情得到救赎,无一不得到圆满。艺术虽然垂青于悲剧,但和谐社会却忌讳悲剧艺术的震撼力。于是,当代中国的生活类电影,过程是写实的,结局却是意淫的。张扬最后安排了一场大雪,似乎是借红楼梦中那句“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”来暗喻社会的未来,可作为观众的我们心里跟明镜似的,这是个为了公映不得不圆满的结局,也仅仅只是电影里的结局。可以自欺,却难以欺人。


引用通告: 查看所有引用 | 我要引用此文章
Tags: 无人驾驶影评 电影无人驾驶影评
收藏到网摘:
评论: 1 | 引用: 0 | 查看次数: -
回复回复云鹭[2010-08-24 10:53 PM | del]
刚看完电影,觉得不明不白的,说不出的味道,看到你的影评,写得真不错,顶!
发表评论
昵 称:
密 码: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.
内 容:
验证码: 验证码
选 项:
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,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,建议您注册帐号.